让我们和未来取得联系>>
返回
绿色环保的理念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可是对于目前并没有严格环保考量的展览会现场来说,如果展览工程为“绿色会展”投入过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去研发环保展具、搭建环保展台,很有必要吗?对此,北京逸格时代传媒总经理、逸格天骄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佳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表示,在会展企业里实践“绿色工程”,是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刘佳表示,实践绿色发展理念首先是企业的责任,是会展行业发展到今天必然的结果,也是企业向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方向。现在企业所投入的研发成本,在以后就能占到很大的竞争力和优势,而且可以把它变成一个良性循环,当企业研发出来或者是大面积地去使用这种绿色和环保的材料、材质和施工操作的过程的时候,在将来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子孙后代,都能在大环境上得到的回报,而且他们现在其实也看到了它最大的竞争优势。比如由他们自主研发并应用的P系统可拼装墙体,在承接的国际型和国家级的会展项目当中已经广泛应用。比如由他们连续五年承接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项目,所做的设计和现场的施工用的就是欧洲标准,都通过了环保和减排的严格标准测试。而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恰恰是因为他们之前有了一个针对这方面的研发。而且他们在搭建达沃斯论坛当时使用的这种双边会谈室,总理办公室,所有的员工的办公室材料,五年中全部能重复使用,在多次的施工中,这几乎是零垃圾产品。另外,他们还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场布置中应用了一种非常轻型的日本纸,这种纸制品首先是难燃的,能达到国际消防标准,而且纸韧性非常高,用它做了280多延米的隔断墙。而有的展览会上做与这个相近的墙,全是木装的,产生的建筑垃圾可想而知。所以这个部分节省的成本,比起他们之前所投入的研发经费,还是高出很多的,所以今后深化地使用和设计会更加突出。
刘佳还介绍说,大多数人对于展览工程中对材料重复利用有一点误区,以为是参展企业把的这次展会上搭建展台的东西全部留下,下一场要用,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重复利用是指展览工程公司对材料的重复利用,是设计者、操作者用于重复利用的材料。比如他们在十多年前就研发叫万能转角的楼梯,这个楼梯它的各个配件上的角度都是360度转角,这个楼梯对于展览工程公司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一年可能使30到40次,因为它适合任何高度,任何角度,它的拆装非常方便,它叠起来最小的角度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箱子,你手提就可以走了。他们曾有两个工人带着同样一个工具,配一个集装箱,随客户口在西欧14国参加巡展。这样的展台能最短的时间内搭建完成, 对客户方不但达到了需求,同时也节省了大量成本,这就是仍然推行的模块化的形式。
刘佳还强调,设计师的理念和水平是实现“绿色展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要考量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设计师应该首先要做到减化的设计,甚至他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如何减少材料的复杂。逸格天骄在2013年参加南非国际展览联盟的年会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观点:绿色展览首先要从绿色设计做起。同时也和与会的代表们分享逸格天骄当时正在开展的三个活动,首先是减量设计,第二个重复利用,第三个是模块化生产。比如所谓的减量设计,他们现在要求设计师成交最后的设计完稿的时候要多一个程序,再做减法,就是已经做完了整个方案,能不基本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还要知道什么东西能减下来。而且展览工程公司还要从展具的结构上认真地对待,能够让它重复使用,从设计师对构架的了解,一直到使用的形材,才能达成同样的一个东西,在每一个客户身上都可以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的频率高,价格就降低,就为客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新锐的设计方案,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上海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十三五”规划,然而国际会展之都不仅指展览数量、场馆面积,更要体现在办展质量上,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绿色展览”。上海在场馆和展览面积上已全国领先,而在绿色展览方面跟国际上其他会展之都相比尚有差距。
展览开幕前几天忙碌搭建,展厅里狼籍不堪,垃圾成堆,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甲醛胶水味道,对常年工作在展览工地的人员,是很大的伤害;展览结束时大规模拆装,大型平板车一辆接一辆将展馆周边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而大量的展台用材无法处理,被当成垃圾或焚烧或填埋,既造成物质浪费又污染环境……这一幕不仅让各大展览的场馆工作人员,也让周边居民司空见惯。
上海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十三五”规划,然而国际会展之都不仅指展览数量、场馆面积,更要体现在办展质量上,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绿色展览”。上海在场馆和展览面积上已全国领先,而在绿色展览方面跟国际上其他会展之都相比尚有差距。
展会“不绿”,浪费巨大
上海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认为,绿色展览就是在展览过程中贯彻减量化、重复使用、可循环的3R理念。如果某个展台使用可装配型材,展览后能回收再利用,而不是用新的木料喷涂、油漆,展览后只能作为垃圾,那么这个展台就是绿色展台;一个展览会里,若绿色展台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认定为绿色展览。
目前本市不少展览搭建展台时大量采用木结构,胶水气味刺鼻,现场嘈杂无序,还增加了施工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慰平表示,有一半东西在展会结束后被抛弃,其中大部分是装修材料和宣传资料,浪费惊人。灵通展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彪介绍,国内某一线会展城市,近年来总布展费用17.6亿元,其中一次性的费用即展台搭建费用14.1亿元。以此估算,全国每年在商贸展览方面的一次性消耗为450亿元,这还不包括由此引起的固体废弃物运输、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处置费用。
展览的能耗也不容忽视。据统计,广交会开幕期间,三区展馆的单日最高耗电量达到65.9万度。节能灯具比如LED照明产品由于成本高、企业社会责任感欠缺等因素,在展会上推广使用不顺利。
使用更易拆装的标准化材料,减少运输载重和运输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此外,参展商的现场宣传也应杜绝大量散发纸质传单、购物袋,避免过度使用空调和高亮度巨幅显示屏等。赵慰平建议,以网上登记代替现场纸质登记,以U盘拷贝资料或者扫二维码添加企业微信公众号代替现场散发小广告,都是提升展览绿色程度的好办法。
“堵后路”“开前门”倡导绿色展览
上海推行绿色展览,路径非常重要。陈先进认为,倡导绿色展览要从“堵后路”、“开前门”两方面着手。
“堵后路”就是制订标准,明确什么是绿色展台和绿色展览,展览结束后如何规范处理不可回收材料等。陈先进上世纪90年代去日本参展,展览结束后日方提供若干个筐用于装运拆展台后的垃圾,这几个筐的运输是免费的,余下的垃圾清运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英国和美国也在多年前出台了会展项目管理的标准,明确了会议、展览和活动在运输、通信、市场宣传等方面的节能环保标准。
“开前门”是指政府支持鼓励绿色展览。对生产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可循环使用展台型材的企业,对主动选择使用绿色材料的参展商,对绿色展览的主承办方和承办场馆,宜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创新等方面适当给予补偿。建议把展览的主承办方作为绿色展览的首问责任人和政府鼓励政策的直接受益方。广交会自2013年推出绿色展览计划,主承办方对绿色参展、绿色会议、绿色布展、绿色撤展都提出了措施和计划,效果显着。
目前,国家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已经牵头发起成立中国绿色会展联盟,加速推进绿色会展。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季路德认为,上海应当设置相应机构为会展业提速增能、实现国际会展之都目标提供体制保障,建议借鉴浙江杭州的做法。据悉,G20峰会后杭州成立了重大活动办公室、西湖博览会办公室和会展办三位一体的机构,统筹协调全市旅游、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国际上不少会展活动活跃的城市也有专门的机构统一协调相关资源。